科技浪潮席卷校园每个角落,
艺术的气息使大厅和图书馆溢满芬芳,
当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有趣的小实验,
好奇心点亮了孩子们的科技梦,
明德的师生们共同创造了四月的奇迹!
艺趣横生·书画·文创
“传承华夏文明,书写多彩人生”
书画作品展区集中展示我校师生优秀书画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多元题材,共计展出300余幅作品。本次展览作品涵盖工笔、写意、泼墨、篆刻等多种艺术风格,表现形式有中堂、条幅、长卷、团扇、灯笼、袋子、石头画等,既有对古典诗词意境的诠释,也有对现代生活的艺术表达。通过书画艺术连接古今,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创新,为师生提供一场视觉与心灵美学之旅。
展览涉及衍纸、纸艺等艺术形式,将孔雀元素与纸艺花卉巧妙融合。展品中,色彩斑斓的孔雀造型生动,无论是孔雀挂饰还是以孔雀羽毛为灵感创作的画作、扇面,都展现出孔雀羽毛的绚丽多姿;衍纸作品通过卷曲、粘贴等工艺,塑造出精致的蝴蝶、花朵等造型;纸艺花卉如巨大的牡丹等,以纸为材,还原花朵的娇艳形态。展区整体呈现出自然生灵与手工艺术结合之美。
本次展览试图打破“陶瓷”的固有想象——它可以是马赛克中一块沉默的碎片,是茶席上一只谦逊的茶碗,或是脖颈间一枚跳动的色彩。在这里,破碎的瓷片不再是终点,学生以瓷为笔,将色彩斑斓的陶瓷残片解构重组,通过繁复的镶嵌工艺,拼贴出装饰器物;在濑户烧茶具展区上,展示了几个经典色系和器型,濑户烧被誉为“日本六大古窑之首”,其釉色如深林苔色、暮霭烟青,器型兼具侘寂之美与实用之巧。首饰展区呈现数十组创意陶瓷首饰,高温烧制的瓷花项链薄如蝉翼,釉下彩绘的耳坠晕染水墨意境,粗陶与银饰结合的手链诠释刚柔并济。
本次卡通漫画艺术作品展汇聚了百余幅充满童趣与创意的卡通漫画作品,涵盖平面手绘、综合绘画,立体制作等多种形式。孩子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绘出缤纷的童话世界、可爱的动漫角色和热血运动等主题。欢迎走进这场色彩斑斓的卡通盛宴,感受童心与艺术的碰撞!
书法包包是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实用设计融合的文化创意产品。包,笔触线条流畅雅致。皮质提手与水墨印花相映成趣,既保留东方韵味,又符合都市审美。书法包包轻便耐用,适合学生、文艺爱好者日常使用,亦是收藏赠礼之选,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这是一场古今中外扎染服装与手提包的视觉盛宴。展览中,华丽的蓝白扎染礼服与传统服饰相映成趣,色彩斑斓的手提包点缀其间。每一件展品都体现了扎染艺术的独特魅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展现了扎染在时尚领域的无限可能。这场展览不仅是对扎染技艺的致敬,更是对艺术创新的探索,让观者沉浸在扎染艺术的流动色彩之中。
展区以非遗剪纸为媒,连接传统与现代,富有美好寓意:“四大神兽”守护祥瑞,“十二生肖”演绎时光,“梅兰竹菊”承载风骨,“科技”与“爱国”主题焕新国潮。剪纸艺术将传统剪纸与现代设计结合,用当代视角诠释古老技艺的“语言”。 方寸之间,剪刻千年文化,纸上传情,邀您共赏东方之美。
“奇妙之旅”
版画《奇妙之旅》设计理念:以版画独特的刀刻语言与油墨层次,打破现实建筑的物理边界,构建充满想象力的未来空间图景。创作融合构成主义与超现实主义风格,通过锐利的几何线条与交错的曲面,展现建筑结构的动态张力与科技感;利用版画特有的肌理赋予冰冷建筑温暖的艺术质感。作品试图探讨人类对未来居住与城市形态的憧憬,将科技与生态、理性与诗意相融合,在虚实相生的画面中,传递对可持续发展与多元生活方式的思考,让观者在传统版画媒介中,触摸到未来世界的脉搏。
烧箔画,又称贴箔画,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兴盛于明清时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烧箔画以金属箔片(如金箔、银箔、铜箔等)为材料,通过热处理或化学反应使其产生独特的颜色变化,最终创作出色彩斑斓、光泽独特的艺术作品。
凝固的时光线条艺术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朴素诗篇,以单色线条在纸面构筑万千世界。这种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老技法,通过炭条、铅笔或墨水,在虚实相生的灰度空间中演绎光影的哲学。当铅笔划过粗粝纸面,留下的不仅是图像,更是时间流动的轨迹。
当跳绳、跳远等传统体育运动遇到人工智能,举一下手,便可以识别人物;AI识别成功后,学生们便可以直接进行各种运动,系统会自己检测成绩并给予及时评价,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运动与AI的联动,纷纷跃跃欲试,简直乐不思蜀。
学校一直极其重视脑科学,重视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而让他们拥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快看孩子们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每一件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满满的科技感实在惊艳!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小实验,想不想动手试试呢?
生态鱼缸,是孩子们模拟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做的鱼缸。它通常包含鱼类、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多种生物,这些生物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涨知识啦~
以《科技遇见文化,英语点亮未来》为主题,用文字看见机器人背后的“黑科技”,以手抄报实现学生课内外知识联动,一张张作品,既展现英语表达的创意,更传递科技与人文碰撞的魅力,科技让文化更鲜活,语言让文化更自信!
通过物理原理赋予废旧材料新价值,例如将饮料瓶与橡皮筋结合制成弹性动力车,利用弹性势能与动能转换实现运动;用积木、棉线搭建起重机模型,通过滑轮组与杠杆原理演示省力机械结构;废弃纸板与光伏片组合成太阳能灯板,结合光敏电阻实现光能储存与自动照明。这些实践将力学、光学、电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既解决资源再利用问题,又通过直观实验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传递“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彰显物理学科在生活创新中的实用魅力。
快来参与到我们观展的队伍中吧~
科技与文化交织的盛宴告一段落,但智慧碰撞的余温仍在指尖流淌。那些令人惊叹的发明、创意迸发的瞬间,已经化作孩子们追逐科技文化梦想的一叶扁舟,载着他们奔赴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供稿:各学部、孟喜讯
供图:各学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孟喜讯
审核:张红勋
终审:张聪聪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