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动态 > “明”师随笔第十一期:明德“夸夸群”群主之争?当学生每日收到一句夸赞后……

“明”师随笔第十一期:明德“夸夸群”群主之争?当学生每日收到一句夸赞后……

2025年05月19日 22:24:16 访问量:353


那是一片桃林,

层林尽染烟霞。

那是一树桃花,

南风吹梦发芽。

那是一位旅人,

桃林一瞥,

挥笔而下,

要让饱满的果实,

开满枝头呀!


中山市坦洲明德学校

“桃林一瞥 I“明”师随笔”栏目,

不定时惊喜掉落,

欢迎来稿,欢迎来读,欢迎来评!


“明”师随笔”第十一期: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等待,

一天一句夸夸的话,慢慢浇灌小花们长大吧~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等待

明师部 邱素芬

教育格言

教育格言:教育就是看到美并将其无限放大。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诱导每一个心灵,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教书的日子久了,便觉得教育之事,恰似园丁莳花。不是所有种子都会在同一时刻破土,也不是所有花苞都会在预期的时间里绽放。作为教师,最要紧的是守得住这份等待的耐心。

晨光漫过教室窗台时,我总习惯驻足片刻。玻璃上折射出的三十七张课桌的倒影,恍若三十七块等待开垦的田地。十余年教学生涯教会我最重要的事,大抵就是学会和时光并肩而立,静候那些破土而出的瞬间。面对三十多张稚嫩的面孔,我常想:这些孩子的心田里,都埋着怎样的种子?英语单词、语法规则落在他们的心田上,有的立刻生根,有的却要沉睡许久。早些年,我总为那些迟迟不见发芽的种子着急,恨不能扒开土壤看个究竟。如今才明白,教育者的焦虑,往往会变成压在幼苗上的石块。

五年级的英语课上,总有几个孩子特别安静。他们不举手发言,读课文时声音细小如蚊。起初我刻意多提问他们,后来发现这样的“关照”反而让他们更加紧张。于是改为在他们桌上轻轻放一张写着鼓励话语的纸条,或是路过时不经意地夸一句“今天作业写得很工整”。渐渐地,这些孩子开始主动交头接耳地练习对话,虽然声音仍旧不大,但眼里有了光彩。原来有些种子需要的不是催促,而是适时的阴凉。

语言学习最忌急躁。一个现在时态,有的孩子一点就通,有的却要反复讲解三五遍才能理解。过去我总把教学进度表看得太重,现在学会了在必要的知识点上多停留一会儿。就像浇花不能对着一个地方猛灌,而要均匀地润湿整片土壤。当孩子们困惑的眼神突然变得明亮时,那种喜悦胜过任何教学考核的优良指标。

家长会上,常有父母忧心忡忡地询问孩子的英语水平。我会给他们看孩子一年来的作业本,那些从歪歪扭扭到工整规范的字母,那些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的进步。教育的效果往往体现在这些细微处,而非某次考试的成绩单上。真正的成长需要时间沉淀,就像花开前必须经历漫长的孕育。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播种、浇水、施肥,然后学会等待。有的种子会在春天破土,有的要等到盛夏,更有甚者,或许要蛰伏过整个寒冬。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园丁的喜悦,不正在于见证每一朵花按照自己的时节绽放吗?教育最美的模样,莫过于以守护者的姿态站在春天里,听每一粒种子在时光里舒展腰肢的私语。

讲台方寸间,物理梦飞扬

初中部 谌洪贵

教育格言

教育是点燃学生心中对科学好奇的火种,引领他们在知识宇宙中探索。

在明德学校,我已走过四个春秋,于这一方小小的讲台上,我见证着青春的闪耀,也在物理的世界里与学生一同遨游。

清晨,阳光洒进教室,我怀揣着对物理教学的热忱踏上讲台。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明亮且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就像看到了一颗颗渴望探索科学奥秘的心灵。孩子们眼神里有着对知识更高的追求,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要带他们领略物理世界的奇妙。

还记得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那节课,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奥妙,我准备了各种实验器材,在讲台上现场演示。有的同学积极参与实验,眼神专注;有的同学则在本子上认真记录着数据和现象。那一刻,我仿佛看到物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种下。

但课堂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讲解“电与磁”这个抽象知识点时,不少同学面露难色,眼中满是困惑。我没有着急赶进度,而是放慢节奏,从生活中的发电机、电动机等实例入手,一点点拆解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帮助他们理解。看到他们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我心中满是欣慰。

批改作业时,我会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问题。对于那些在难题上钻研出自己思路的同学,哪怕过程稍有偏差,我也会在旁边写下鼓励的话语;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我会标注出关键的知识点,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建议。

课余时间,办公室里常常会有学生来问问题。有一次,几个同学为了一道关于“浮力”的拓展题争论不休,拉着我当裁判。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题目条件,一步步推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解决了那道题,更学会了物理的思维方法。

这四年,我在这讲台上,用一个个生动的实验、一次次耐心的讲解,为学生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我知道,渴望知识的他们承载着更多的期望,而我愿化作他们探索路上的引路人。

讲台不过方寸,站上去,却能看到学生们对物理的热爱在滋长。我相信,只要用心去浇灌,他们定能在物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而我也将继续在这讲台上,书写属于我和孩子们的物理故事。




END


qrcode_for_gh_ea62813bef96_258.jpg
桃林一瞥 I“明”师随笔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咨询电话:

****


供稿:邱素芬、谌洪贵

供图: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孟喜讯

一审:何晶

二审:张红勋

终审:张聪聪


编辑:农海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中山市坦洲明德学校 特此声明。

联系地址:中山市坦洲镇火炬路22号明德学校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