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创立的立足学生为主体的“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每个步骤3—5分钟的“五步短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五步,本文谈“听一听”。
听一听,老师就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简洁的语言用3—5分钟时间直接切入。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迅速触动学生的听、视觉神经,以便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听一听,就是老师讲一讲、同学讲一讲。根据课文的类别、难易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可以一讲、二讲、三讲,但每一讲都应在3—5分钟为宜。也可以设计让学生讲,同学之间的观点更能加深印像,更有激励作用。讲什么、怎么讲,老师要精心设计,讲到点子上,讲出激情来。设计让学生讲的内容和时段,既要放又要收。放是广开言路、广开思路、活跃课堂;收是管理课堂、梳理知识、组织教学。避免课堂花哨,松散无序。
聆听,是一种品质,也是学生应该学习的一种素质,老师在讲课中要花心思培养。听,要全神贯注,听出说话人讲的道理、讲的意境;听,要用眼用心,以尊重的心态看着说话人讲,以阳光的微笑回报说话人的讲;听,要智慧明鉴,正确辩别说话人讲的对与错,并积极给与肯定或矫正;听,要谦虚谨慎,不懂的及时记取,懂的多思考缘由。
听一听,还有一种情形,即不是老师或学生正规的讲,而是老师的个别辅导或学习小组同学的交流对话。这种听的姿态也与前述一样,要用心用脑,同时还可参与进去讨论交流,这样效果会更好。这种面对面的倾听交流,相比被动的聆听会有别样的效果。老师要特别注意。
老师在选择讲的内容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口味,是大多数学生想听的。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太容易的大多数学生都懂的就不讲,让学生小组内传帮带解决。太难的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也不讲,让有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探究或老师个别辅导。
老师讲的时效要切合课堂进程,要激活学生的视听感官。首先,老师讲话的语言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学生愿意听;其次,老师讲授的内容要清晰简明,不能拖泥带水,不讲废话;再者,老师选择什么时候讲,备课时要有设计,课堂中要随机应变,注意学生的学情。第四,讲要以得体的姿势助说话,以恰当的图形助说话,以生动的视频代替说话。
老师讲,学生听,是一种讲课艺术。老师讲的知识水平、话的多少、语言的艺术、关注学生的程度、内容与时效等,或安排学生讲的环节等,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听的专注度和效果。因此,老师备课时一定要备教材、备知识、备学生、备环境、备条件。老师课外更要锤炼内功,丰富知识,练好口才,以良好的讲课艺术征服学生。
老师的讲本质上是为了不讲,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而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信息化时代又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识记习惯、思考习惯、动手习惯。所以老师的讲也要收放有度,调节气氛,画龙点睛,激发思维。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