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创立立足于学生为主体的“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的“五步短动式教学法”,宗旨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眼、耳、口、手、脑全动员,充分发挥40分钟课堂效率。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的五个步骤,每个步骤时间都以3—5分钟为宜,即短动式。这样学生就不会分心走神,更易提高课堂时效、提高教学质量。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反复触动学生的注意、知觉、印象、记忆、思维、语言、动作等心理认知要素。老师可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学科等学生的认知程度,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和了解、理解、掌握的知识要求等,来精心设计两步、三步、四步、五步的灵活运用。
“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的关键是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老师作用的发挥。
“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要有组长、书记员、纪律管理员等,要使小组每个成员有职责有任务。学习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同学之间“传帮带”。这个问题老师要重视,现在是“电子书包”时代,学生有自组织学习愿望和能力,老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等教学观念,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生产者、探究者、解决者、传输者和消费者,学生之间一定程度的差异也会在小组的“传帮带”中慢慢抹平;二是讨论交流老师提供的知识问题。老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知识、还要备环境条件、更要备学生,要把交给学生议的问题设计好,主要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要有议的价值。不能太简单一看便知,也不能太难离题万里,要切中课题对学生有激发解决问题和唤醒知识潜能的作用;三是学习小组的交流既是对知识的探究,也是对疲倦的听、视觉神经的一种调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便重张旗鼓,再上正道。
“小老师”是指由学生再现知识的发现、理解和解决过程,或代替老师讲。小组交流要汇总大家的意见,推出小组的发言人,小组其他同学要做好补充的准备。这个问题老师也要转变传统观念,老师不要成为知识的独裁者、占有者和发言人,而要成为知识的提供者和服务者。学习小组内的交流和小老师的表现,都会给学生以启发、激励和榜样的作用。
“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的落脚点是学生的“练一练”。
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听、看、想、说、做,即耳朵听、眼睛看、大脑想、口头说、动手做。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别人讲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练,是每一门学科的终极目标,是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知识的过程,要保证学生练的时间、环境(独立、安静)、条件(机会、纸张、黑板、场地)。练有多种形式:口练(读、认、说、唱等),脑练(看、记、背、想等),笔练(书上圈画、草纸演算、黑板演算、作业练习等),肢体训练(做操、舞蹈、唱歌、操作等)。课堂上老师要反复设计学生练习的机会,练熟练透,熟能生巧。
有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聆听能记住的东西最少;看书看媒介能记住的东西次之;讨论交流能记住的东西较多;动手练习能记住的东西最多。俗话说:“说和做,缓说破”。学生听讲、看书、思考、语言表达、做练习等都有差异,老师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提示,急于给答案。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慢慢在课堂中成长。
“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的调节器是老师的“讲”和学生的“看”。
老师可以一讲、二讲、三讲。讲什么、怎么讲,老师要精心设计,讲到点子上,讲出激情来。迅速触动学生的听、视觉神经,以便学生认真听讲。也可以设计让学生讲,同学之间的观点更能加深印象。让学生看的章节、素材,一次不要给太长,应在3—5分钟为宜。低学段学生可以给出一些课文的图片,也可以指导学生简单地看。学生自己看有一个过程,不能让学生分心走神,无所事事,老师要给任务,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
我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孩子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其实这也就是教育的本质。老师的讲本质上是为了不讲,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而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信息化时代又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识记习惯、思考习惯、动手习惯。所以老师的讲也要敢于放,调节气氛,画龙点睛,激发思维。
“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的精髓是“短动”。
“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五个步骤都要求“短动”,既是充分考虑中小学生天性好动的生理特点,也是考虑了“电子书包”时代学生并不缺乏知识的实际。一个环节乏味了疲惫了,另一个环节立即补上来,这样就可以在学生分心走神时拉回来。这是顺应中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认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的每一步,目标上都是“动”,过程上都是“短”,所以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利于确立学生课堂主人地位,有利于建设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五步”与“短动”表现在课堂上是活泼跳动,表面看似老师很轻松,其实功夫在课外在课堂的灵机应变。讲要讲到恰如其分入木三分,说要说到深入浅出明明白白,议要议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练要练到会于手中了于心中。否则,就会使课堂花哨,学生热闹,没有实效。老师既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又要精准把握课堂的自然生成。真正做到课堂从出发点到落脚点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是课堂这个大舞台真正的主人和演员,老师只是导演。
“短动”要有目标,要给定时间,要组织有序,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在短动的过程中,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有初步尝试,有基本掌握,有探究拓展,有综合应用。让每一位学生有锻炼展示的机会,还要让后进生得到帮助。
“五步短动式教学法”的规范定型
“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这五个步骤都是老师们耳熟能详,平常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术语与方法,老师们教学中应用起来没有生疏感和排斥感。另一方面教科书和教辅材料上也累累出现这样类似的语言,比如:想一想、折一折、认一认、做一做、画一画、连一连等等,如果老师们不规范“五步短动式”的格式用语,教案和课堂上就会五花八门、各行其是,这样就无所谓“五步短动式教学法”了。
![]() |
![]() |
![]() |
![]() |
![]() |